首頁>檢索頁>當前

秦雄:扎根鄉(xiāng)村教育的“學者型教師”

發(fā)布時間:2022-09-23 作者:程墨 陳建波 楊光明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他是湖北棗陽市熊集鎮(zhèn)中學的一名語文教師,扎根鄉(xiāng)村一線30年,把生命最美好的歲月都奉獻給這片土地。

他克服生活、工作上的諸多困難,把三尺講臺當舞臺,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既是農忙時一身泥土的“農民”,也是真正融入學生學習生活的“學者型教師”。

他認準學生“人文素養(yǎng)”提升目標,堅守初心,兢兢業(yè)業(yè),主持全國省市20多項課題,在各級報刊發(fā)表教育教學論文800多篇,指導培養(yǎng)名師骨干50多人,獲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襄陽市五一勞動獎章、襄陽市十佳師德標兵、學生最滿意教師等50多項榮譽。

近日公布的第五屆全國“桂馨·鄉(xiāng)村教師計劃(南師獎)”名單里,這位名叫秦雄的鄉(xiāng)村教師的事跡令人動容。

把根牢牢地扎在鄉(xiāng)村的土地上

熊集鎮(zhèn)中學是一所鄉(xiāng)鎮(zhèn)住宿制初中,位于距街區(qū)三公里的村莊,老一輩人都叫它“新農村中學”,交通工具不發(fā)達時老師們上街買菜都是個難題。1992年,秦雄電大畢業(yè)分配到這所學校,擔任語文老師和班主任。才開始工作那幾年,不斷有同事找關系托人調走或轉行,與秦雄一年分來的十來位老師只剩下了他一人。

由于教學基本功扎實,工作勤懇,很快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干、成長為襄陽名師和語文學科帶頭人的秦雄收到了不少其他學校拋來的橄欖枝。在去與留的問題上,秦雄也糾結和猶豫過。病重父親每周的中藥,他要到棗陽北街藥店檢出熬好,送回距學校還有30里的老家;農忙時,他要操心幫父母把9畝2分地的莊稼收起來;侄女上小學上初中,他帶在身邊;妻子上班,他要騎摩托車接送,還要帶自己的孩子……一邊是對家里的牽掛,一邊是對農村孩子的愛,最終,他還是留了下來,把自己的根,扎在了鄉(xiāng)村學校這個舞臺。

30年來,他每天最早到教室,與學生一起晨讀、跑操;中午守著學生午餐、午休;晚上看著學生晚餐、就寢。之后他開始進行學習提升與反思寫作,常忙到深夜,兀兀窮年。他堅持與學生談心交心,走訪熊集中學全部農村孩子,全鎮(zhèn)每一個村落、家訪過的每一個家庭,他都如數(shù)家珍。

心里裝著的永遠是學生

有的農村學生家庭條件不好,常因身心問題影響學習,秦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班上一個“刺頭”學生盧剛因洗碗搶水與人起爭執(zhí),用一根舊凳腿把人家胳膊打折,但家境貧寒無力支付全部醫(yī)療費,秦雄拿出自己的結婚資金為盧剛墊付醫(yī)療費,還常常給盧剛講道理,幫他改掉沖動的毛病。學生張翠嚴重貧血,姐弟四人只靠父親打零工和村里低保生活,秦雄有好吃的就叫她過來和自己孩子一起吃,還定期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部分貼補張翠姐弟生活費。

也有學生因學習困難,對學業(yè)失去信心,秦雄想盡辦法,決不放棄一人。一個叫張元的學生因為厭學躲在家里不肯到校,秦雄前后七次翻山越嶺,到離學校最遠的村子張元家中勸返。有一次下雨,他還連人帶自行車順著山坡滑進山坳。多年下來,秦雄先后資助了50多個學生,幫助上百個孩子重樹信心完成學業(yè)。

在實踐中,秦雄歸納總結出針對問題生、學困生、輟學生、考生和新生等五類學生的“五個一”教育法——課桌文化一片紙、學困生一書信、留守生家長一信息、考生“錦囊妙計”一紙條、新生栽種一棵“理想樹”,在棗陽市多所學校推廣。秦雄把這五類學生教育轉化實踐總結成文,先后有40多篇發(fā)表在各類期刊上。

畢生惟愿做好一件事

秦雄說,“一生惟愿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全面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本劢惯@一目標,30年來,秦雄緊抓課堂寫作教學、文學教育、個性寫作課題以及文學社創(chuàng)建。他家中堆滿了書,幾十本厚厚的八開紙筆記簿上,不同顏色字體密密麻麻。他征訂過50多種期刊雜志,購買或電腦上研讀多位名師著作文章,把所學理論與班級實際聯(lián)系起來,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理念方法。他曾患腰椎外漏,術后醫(yī)生要求他至少臥床休息三個月,但他僅一周就要求出院,白天捆著夾板上課,晚上躺在床上備課、批改作業(yè)、寫教學反思。

30年來,他致力于“初中語文新授課情境類比教學”探索研究,讓普通的課堂多出一個“情境”,讓學生走上講臺,在課堂上迸濺出歡笑、淚水和思想的火花。2021年12月,作為襄派教育家培養(yǎng)對象,秦雄就該課題線上答辯,鑒定專家北師大兩位教授評價:這一研究對新授課和情境教學有重要的補白作用,我們沒想到一名農村教師的研究有如此的深度與素養(yǎng)。最后這一課題順利通過答辯并被評為優(yōu)秀課題。

秦雄從不吝惜與青年教師分享經驗。他撰寫《讓典型的星火,燎亮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之原》一文,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交流。在新教師培訓會上,他的“教師論文寫作如何選點”“語文教師如何走進文體”等專題報告吸引許多教師的關注。50名教師在他的幫助下成長為襄陽名師、棗陽名師。他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又用自己的堅守詮釋著教師這個職業(yè)的不凡。(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記者 程墨 特約通訊員 陳建波 楊光明)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212o0.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