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貴州:打出“組合拳”推動勞動教育“換擋升級”

發(fā)布時間:2023-08-01 作者:崔凱 任明勇 胡月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田徑賽道上,參賽選手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評委的“一聲令下”,參賽選手們立即投入競賽,根據標準辨認出農作物后,隨即完成精準稱重、快速運輸、糧倉搭建、歸倉儲存等規(guī)定任務,參賽學生或挑或抬,扁擔、籮筐、獨輪車齊上陣,百多斤的擔子擔在肩上健步如飛、你追我趕,圍觀的老師和學生不停歡呼、鼓掌,恨不得加入隊伍中一同競技。這是日前舉辦的貴州省首屆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技能省級競賽項目之一的“農業(yè)生產勞動—天下糧倉”比賽場景。

在勞動教育中融匯競賽的力量,是貴州通過小切口呈現(xiàn)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大主題的有益探索。今年,貴州在全省啟動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技能競賽,競賽采取學校、鄉(xiāng)(鎮(zhèn))、縣(市、區(qū))、市(州)和省“五級賽制”。結合不同階段學生的身心特征、年齡特點等,劃分設置“五個組別”。依據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方案、課程標準以及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三大類勞動教育內容,設置“電工小超人”“清潔小衛(wèi)士”“廚房小管家”等15個競賽項目,讓勞動教育和學生日常生活、學習形成深度關聯(lián),體現(xiàn)“五育融合”

“通過競賽的技能比拼,讓廣大學生參與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yǎng)成勞動習慣,在實現(xiàn)‘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健心’的同時,錘煉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貴州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鄒聯(lián)克說。

如何聚焦政策體系找支持?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勞動教育工作,出臺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方案》,著力構建課程完善、資源豐富、形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

“我們明確要求縣級以上黨委、政府加強對勞動教育的領導,建立健全‘政府負責、社會協(xié)同、部門參與’的長效協(xié)調聯(lián)動機制,把中小學勞動教育情況納入市、縣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體系和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內容?!?/span>貴州省教育廳教材處處長任明勇說。

如何創(chuàng)新勞動教育的課程體系?貴州省已研制勞動教育指導手冊3137冊,開設地方特色課程1603門,開課率達100%。省級遴選勞動教育優(yōu)秀工作案例70多個、優(yōu)秀課程教學案例400多個。“六盤水市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組織專家和一線教師,依據新發(fā)布的《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的‘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十個任務群,編寫具有當地特色的勞動教育指導手冊,要求學生在中小學期間需掌握勞動技能?!绷P水市教育局楊才政說。

勞動教育重實踐,要聚力打造基地體系。2022年底,貴州出臺了《貴州省勞動教育實踐實訓基地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申報條件、申報流程、管理措施和管理責任等。“我們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運用所在區(qū)域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資源,高質量建好校內實踐場所、統(tǒng)籌用好校外實踐場所?!辟F州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成員楊未說。

為聚焦勞動教育的支持體系,貴州在注重發(fā)揮學校主導作用的同時,也注重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的支持作用,逐步形成了在課程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在校內活動中嵌入勞動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強化勞動教育的濃厚氛圍。

安順市第七小學在教學樓頂開辟出勞動實踐基地“七彩耕苑”,在“小菜農”們的精心養(yǎng)護和辛勤耕耘下迎來豐收,學生們將采摘下來的新鮮蔬菜進行義賣,并將義賣所得將作為下一季購買種子種植的費用?!傲x賣的這些菜都是我和我的小伙伴還有輔導員老師們一起種的,我學會了一些種菜的技能,還懂得了分享與感恩,今天我感受到了勞動帶給我的快樂以及豐收的喜悅?!痹撔N?中隊的向宇同學說。

“我們通過積極發(fā)揮人才隊伍引領作用,建立勞動課教師特聘制度,聘請能工巧匠、專業(yè)技術人員、勞動模范、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家長等擔任勞動教育兼職教師。”貴州省教育廳教材處朱玉婷說。近年來,貴州將勞動教育課教師納入教師職稱評審范圍,保障績效考核、職稱評審、評優(yōu)評先、專業(yè)發(fā)展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通過“國培”“省培”等項目加強師資培訓,2022年全省省級培訓中小學勞動教育骨干教師達1300余人。目前全省已配備中小學勞動教育專兼職教師5.6萬余名。(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見習記者 崔凱 通訊員 任明勇 胡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212o0.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