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我參加了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舉行的《一代宗師教澤永存——袁微子與中國小學語文教育》主題展覽,透過一本本教材、一篇篇手記、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視頻,加上袁微子孫女袁日涉的深情回憶,我國著名小學語文教育家、人教社小語室原主任、全國小語會原理事長袁微子的教育一生,在眼前徐徐展開,感佩之情油然而生。
這種感佩之情,一方面是出于對袁微子治學態(tài)度的由衷佩服,另一方面則源自對其為人處事的無限敬意。
先說治學。袁微子善于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和科學思維一以貫之、活學活用到自己的語文教學理論研究中,真正做到了把理論修養(yǎng)和業(yè)務工作融會貫通,把建設既有中國特色又有世界高度的教育新體系作為一生的追求,可謂活到老學到老。在求學的宏觀理念上,他始終提醒廣大教師,小學語文教材中字、詞、語、篇之間,聽、說、讀、寫之間,知識與能力之間、語言發(fā)展與思維發(fā)展之間,都一定要聯(lián)系起來。在求學的具體行動上,袁微子給自己的講學授課定下一條規(guī)矩,“不炒冷飯,不講重復的話”。每次出行的火車上,他總是一直不停地修改講稿,哪怕提前半天到了講課地點,也會推卻一切應酬,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繼續(xù)思考。
盡管袁微子不是每天立于講臺之前的教師,但其講課的時間卻一直在持續(xù),年過七十還親自走上講臺,給全國教師示范講授《在仙臺》這篇公認比較難上的課文,并在當時引起教育界的轟動。他為此次上課所寫的反思,既有哲學高度、理論智慧,又非常接地氣,指導性強。正因為精益求精的治學態(tài)度、對一線教師的深情厚愛,每次他講學完,各地教育部門會立刻整理出他的講話內容,印出單行本,當?shù)亟處熑耸忠粌赃M行深入學習,書寫了一段教育佳話。
再說為人。古時,先生是對老師的尊稱,“大先生”則是在學業(yè)、品格上都能為人表率的教育家。袁微子配得上“大先生”的稱號,他不是踽踽獨行的學者、專家,而是勤于提攜后輩、心中裝著一線教師的帶隊者、領航家。展覽中透露的一個細節(jié),感人至深。袁微子每每外出講課回來,多數(shù)時間不是躺下休息或者陪伴家人,抑或寫自己的專著,而是給全國教師回信。對于老師們的來信,他幾乎每信必復,信中既有專業(yè)上的答疑解惑,也包括心理上的寬慰、思想上的啟發(fā)。他與朱雪丹老師的通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二人由陌生到結成師徒,103封回信見證著老一輩師者的教育情懷。袁微子非常欣賞朱雪丹的勤奮和靈氣,對她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比如,他在信中提出讓朱雪丹對于每堂課都要做教學反思的筆記,定期寄送給他進行批閱指導。他們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進行了深入研討。兩年多的時間內,朱雪丹就做了20多本教學反思筆記,袁微子都一一做了認真批閱。朱雪丹不負期待,成長很快,沒多久成為全國知名的小學語文名師。
盡管袁微子已離開我們30多年,但他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卓越的學術成就,對廣大教師的關注關心,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下去。其實,在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的當下,尤其需要重拾優(yōu)秀的教育傳統(tǒng),回望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一輩教育學者,從他們身上看到榜樣的力量,看到他們身上所堅守的價值追求、所體現(xiàn)的責任擔當、所擁有的教育自信,透過他們豐富而感人的教育人生,汲取治學與為人的智慧,重新看待教育事業(yè),學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在2023年全國優(yōu)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致信與會教師代表,提出了“教育家精神”。作為廣大教師群體在長期教育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推動教育事業(yè)不斷前進、不斷創(chuàng)新的強大動力,教育家精神成為教師自我塑造的根本遵循,其六個側面在袁微子身上也能得到全面而生動的體現(xiàn)。在當下,廣大教師的確需要從老一輩教育學者身上不斷涵養(yǎng)教育家精神,將其作為當代教師的使命追求,擦亮教書育人的底色,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錨定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目標,中國教育發(fā)展的新動能根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中,蘊含在嚴謹治學、獎掖后學的師道文化中,也體現(xiàn)在一代代優(yōu)秀教師的身上。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領之下,愿廣大教師能多回望老一輩教育學者的身影,多溫習他們的成長經歷和育人故事,以之滋養(yǎng)著自己的育人情懷,升華自己的育人品格,拓展自己的精神疆域,見賢思齊,勤學上進,假以時日亦可成為引領后輩成長、展現(xiàn)中國教育自信的“大先生”。(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張貴勇)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212o0.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