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彰顯青春風采 書寫時代故事

——第四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回眸

發(fā)布時間:2024-09-09 作者:彭詩韻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我們滿懷期待,奔赴下一場山海?!?月1日,在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的第四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特別節(jié)目《中國故事匯》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代表們在舞臺上熱情洋溢、載歌載舞,共同為第四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劃下完美句點。2023年12月正式啟動以來,60余萬青少年在第四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的舞臺上演繹了一個個豐富多彩的故事。

第四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由中國國家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會、中國教育電視臺、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lián)合主辦,8個月來,全國各地的大學生、高中生,與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的來華留學生們齊聚這個中國故事講述者的盛會,以故事會友,傳播中華文化,留下一個個精彩絕妙的瞬間。

image.png

第四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特別節(jié)目《中國故事匯》。主辦方供圖

自信陽光彰顯新時代青春風采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眮碜栽颇蠋煼洞髮W的緬甸留學生陳志雄一襲白衣,雄渾激越的演繹讓現(xiàn)場觀眾震撼不已。熱愛古詩詞的他希望通過講述,傳達他與古代詩人間跨越時空的情感共鳴。

“我家有個小九妹,聰明伶俐人敬佩?!闭憬髮W學生林詩逸用英文演繹的越劇唱段,細膩唯美,優(yōu)雅婉轉(zhuǎn),讓人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流利的英語,生動的表達,選手們妙語不斷,觀眾們掌聲連連。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東方與西方,他們引經(jīng)據(jù)典,侃侃而談,聲情并茂的講述充分展現(xiàn)了當代青年的昂揚風采和當代中國的蓬勃活力。

書法、舞蹈、剪紙、彈奏……他們各出奇招,人人“身懷絕技”,精彩紛呈的表演彰顯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高光時刻一直在這里,每天都在創(chuàng)造新的動能,每天都有新的高度?!?/span>

“嘗不盡的美食,唱不盡的歌曲,還有數(shù)不盡的‘寶藏’,構(gòu)建了一個生機勃勃的魅力新疆。”

……

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少年紛紛為家鄉(xiāng)代言,用他們獨特的視角和表達,講述著日新月異的中國故事。

在古今人物故事中抒發(fā)家國情懷,從歷史文化和現(xiàn)代成就中感悟大國風范。在中外青少年展演舞臺上,一個個五彩斑斕的故事,繪就出一幅幅“中華文化 世界傳播”的美好圖景。

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院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副會長趙楊作為本次活動的評委,對選手們的表現(xiàn)贊不絕口。“今年選手們的故事涵蓋了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不僅體現(xiàn)了他們對中國文化內(nèi)涵的深刻理解,在呈現(xiàn)效果上更是頗具故事性和欣賞性,也更能讓觀眾們共情?!壁w楊說。

作為活動形象大使,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潘維廉參與并見證了活動的發(fā)展,更為選手們在展演中的成長而感到欣喜。“‘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如同一場盛大的文化聯(lián)歡會,讓不同國家的青少年聚焦一堂,用故事連結(jié)世界,更加了解彼此,更在活動中收獲了尊重和友誼?!?/span>

image.png

中外青少年展演現(xiàn)場。主辦方供圖

傳統(tǒng)文化和時代精神交相輝映

“我之前去過一個為自閉癥兒童建立的福利機構(gòu),當時就感觸很深,那群孩子真的很不一樣?!眮碜詮B門大學的大一學生郭亦捷所分享的故事讓現(xiàn)場觀眾為之動容。從廈門到北京,郭亦捷的每一個故事都是對嘉庚精神的闡釋和實踐。“赤誠愛國,公而忘私。這是嘉庚精神的核心之一?!惫嘟菡f,“一直以來,我都被陳嘉庚先生這種無私的精神所深深感染,我所分享的自己的故事和經(jīng)歷,也是想呼吁大家都跟我一起,將‘小我’融入‘大我’,報效祖國,服務社會。”

在第四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中,許多青少年也像郭亦捷一樣,樂于把自己的親身體驗和身邊的故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苗族姑娘王靖溪總會在假期回到家鄉(xiāng)湘西苗寨,身著一身民族服裝向來苗寨的中外游客們介紹苗族文化。多年來,親身體驗和參與到家鄉(xiāng)的變化中來,王靖溪感觸頗深。“參加這次活動,不僅僅讓我們看到了如今中國充滿活力的飛速發(fā)展的城市,也讓我們看到了風景秀麗、擁有熱情民族風情的中國鄉(xiāng)村,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同齡人和我一起講好我們中國的故事,講好中國鄉(xiāng)村的故事?!?/span>

鮮明的地方特色,濃厚的人文色彩,不僅讓中國青少年們津津樂道,也讓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們興致盎然。

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曾小菁因為對中國影視劇感興趣而開始學習中文,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南開大學學習兩年的她,“興趣”卻只增不減?!拔野l(fā)現(xiàn)了解得越深,中國文化就越吸引我。”曾小菁說。上學之余,曾小菁喜歡在假期約上朋友一起 去各個城市走走看看。“我最喜歡的城市就是西安?!币讶ミ^十幾個城市的曾小菁毫不掩飾對西安的偏愛?!拔靼彩且蛔爬隙衩氐某鞘校茉谝粋€城市里參觀到這么多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和博物館,對我來說是非常震撼的。我也想讓更多朋友來感受這種歷史帶來的‘震撼’?!?/span>

“講好中國故事需要實踐和體驗?!蔽靼步煌ù髮W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溫廣瑞表示,“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去感知中國傳統(tǒng)文化,包括參觀各地的名勝古跡、古代建筑、博物館等;另一方面也要帶領他們?nèi)ジ惺苤袊F(xiàn)代文化,感受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所帶來的全新變化,更好地把中國的文化融入到故事當中?!?/span>

在中外青少年展演的舞臺上,透過精彩紛呈的故事,青少年們講述時傳遞出的真摯與赤誠,總能直抵人心。

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傳統(tǒng)文化和時代精神交相輝映,在青少年們的講述中,愈發(fā)熠熠生輝。

image.png

中外青少年展演現(xiàn)場。主辦方供圖

雙向奔赴中書寫精彩故事

故事的精彩不止于講述,文化的魅力不止于舞臺。

我最喜歡的中國人物、我為中國故事代言、我眼中的中國文化……與一個個引人入勝的中國故事形成輝映的,是在各國青少年間燃起的探尋中國文化的熱潮。

青衫舞動翩翩起,銅鈸聲聲悠揚韻。來自湖南師范大學的越南留學生杜如瓊帶來一段曲調(diào)悠揚的花鼓戲,令人陶醉。杜如瓊在長沙第一次觀看花鼓戲演出時,變被其濃郁的地方特色所吸引。“我感受到花鼓戲不僅是一種藝術(shù)形式,更是湖南人民情感的表達和生活?!备蠋煂W花鼓戲,和當?shù)氐娜藗円黄鸪ü膽颍尪湃绛倢χ袊膽騽∥幕辛巳碌恼J識。“我深刻體會到中國戲劇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價值,也更加理解文化傳承的重要性。我非常佩服中國在保護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通過教育傳承和創(chuàng)新,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得以延續(xù)和發(fā)展。”杜如瓊說道。

同樣為中國文化著迷的還有伊朗姑娘風舟。小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風舟閱讀到《后羿射日》故事,從此便打開了她走進中國古老而神秘的神話世界的大門,也讓她與中國古典文學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隨著年齡的增長,風舟開始深入研讀中國四大名著,樂此不疲。她由衷地羨慕中國人能夠?qū)⑦@些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世代相傳,保留至今。正是這份深厚的文化底蘊,也給風舟15年的閱讀之旅增添了無盡的色彩?!跋M@些豐富多彩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知曉。”風舟說。

image.png

中國故事嘉年華紅毯現(xiàn)場。主辦方供圖

在這場文化交流的盛宴上,外國青少年們帶著自己國家的文化印記,用獨特的視角觀察著中國,中國的青少年們也在用小切口展現(xiàn)大視野,描繪著多彩多姿的家鄉(xiāng)。

來自英國倫敦藝術(shù)大學的留學生李彥旻分享了她在國外通過表演戲曲傳播中國文化的故事。

“當我踏出國門的那一刻身上就好像有了一個天然的責任,那就是我要代表我的祖國,要向世界展示中國青年的形象?!闭f到自己為傳播中國文化所做的一切,李彥旻表示可以做的還有更多。“作為留學生的一份子,我覺得自己有一份責任和擔當,在海外去宣傳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p>

廈門雙十中學學生曾翔宇有騎車環(huán)行家鄉(xiāng)廈門島的愛好,他一邊騎行一邊拍攝,把他的所思所聞、所見所感錄成視頻并配上英文解說,分享到視頻網(wǎng)站上。“鏡頭比故事更有力量,而故事比說明更有溫度?!痹栌顖孕牛v自己的故事,講中國的故事,一定要以一種讓世界聽得懂,而且也愿意聽的方式去講述。“希望大家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記錄身邊發(fā)生的美好點滴,讓世界去認識最可愛也是最真實的中國?!?/span>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其實是一個雙向奔赴的過程?!敝醒朊褡宕髮W國際合作處副處長石嵩表示,青少年們一方面將自己學到的語言運用到實踐中去檢驗自己的所學所得,一方面又能以一種跨文化換位思考的方式,讓想了解中國文化的朋友們聽到更加精彩的中國故事?!?/span>

涓涓細流成滄海,點點星火聚成炬。用英語講中國故事的“大潮”正是在這樣的“雙向奔赴”下奔涌激蕩,吸引無數(shù)青少年逐浪前行。

一個個精彩紛呈的中國故事,映照著當代青年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他們生機勃勃又胸懷大志,他們風華正茂又腳踏實地。他們用心去感受中國文化,用情去記錄美好瞬間。

“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fā)于硎?!鼻啻旱纳碛霸谥袊适吕镉硬毮?,青春的色彩在時代的光譜中更為炫麗。他們以砥礪奮進的新風貌勇毅前行,書寫著屬于他們的時代故事。(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記者 彭詩韻)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212o0.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