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認清西方“普世價值”的實質

發(fā)布時間:2022-11-17 作者:朱志永 冉鑫 來源:中國教育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加強黨的理論教育時曾經強調:“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學內涵和實踐,如何看待西方所謂‘普世價值’,就需要重點加以回答?!崩卫握莆找庾R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就要認清所謂“普世價值”的實質,就要對這一概念自身的矛盾性、理論虛偽性和現(xiàn)實危害性有清醒的認識。

認清“普世價值”的內在矛盾性。所謂“普世價值”,概括來講就是在空間上普遍適用,在時間上永恒存在的價值。但“普世價值”這一概念本身存在著內在的緊張與矛盾?!捌帐纼r值”中的“價值”即價值觀,根植于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環(huán)境,反映著特定的時代精神和民族特色,蘊含著特定的階級立場,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民族性和階級性,因而必然會有差異。“普世價值”中的“普世”,既指價值觀在時間上的永恒性,即價值觀不會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變化,適用于任何時代、任何社會形態(tài);又指價值觀在空間上的普遍適用性,即價值觀適用于所有國家和民族,不會因國家和民族的不同而存在差異。由此可見,“普世價值”概念本身隱含著難以調和的內在矛盾。價值觀是歷史的、具體的、現(xiàn)實的,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超越時空限制的所謂“普世價值”。

認清“普世價值”的理論虛偽性。一是“普世價值”否定了價值觀的時代性。從根本上來說,所謂“普世價值”是應資本主義的時代發(fā)展和資產階級的革命需要而產生的,僅僅適用于資本主義社會,服務于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西方故意否定其時代性,將其包裝成所謂“普世價值”推銷販賣,完全是為了服務于自己的霸權目的。二是“普世價值”否認了價值觀的民族性。價值觀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根植于特定國家和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土壤。所謂“普世價值”來源于西方文化傳統(tǒng),是西方社會獨特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在社會發(fā)展歷程中的特定產物,缺乏對所有國家和民族的普適性。西方故意將其特殊性包裝成普遍性,將個別混淆為一般,罔顧世界各國、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差異,在邏輯上根本站不住腳。三是“普世價值”抹殺了價值觀的階級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超階級的價值觀是不存在的。所謂“普世價值”,將資產階級的利益包裝成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將資產階級的價值觀標榜成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價值觀,試圖抹殺階級社會中價值觀的階級屬性。不論是資本利益集團介入選舉謀求私利,還是軍工利益集團操縱海外戰(zhàn)爭獲取暴利,抑或是商人與政客之間無縫銜接的政商旋轉門,無不凸顯出西方所謂“普世價值”宣稱的代表社會全體成員利益與現(xiàn)實中處處維護資產階級利益之間的巨大鴻溝。理論與現(xiàn)實的脫節(jié)和背離,讓“普世價值”的理論虛偽性暴露無遺。

認清“普世價值”的現(xiàn)實危害性。從自身看,西方國家的種種亂象顯示,所謂“普世價值”給西方普通民眾營造的不過是一種虛假的政治幻象,普通民眾的政治權利不僅未曾真正實現(xiàn),反而一再被肆意踐踏。從國際看,西方國家常常以自由、民主和人權為幌子,干涉非西方國家內政,強制推行所謂“普世價值”,給非西方國家?guī)淼牟皇亲杂?、民主和人權,而是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的巨大損失。實踐一再證明,西方在全球范圍內兜售所謂“普世價值”,絕不是其宣稱的那樣出于對非西方國家民生福祉的道德關懷,其真實目的是要維護西方的霸權地位。

所謂“普世價值”,實質上是西方在國內維護資產階級統(tǒng)治地位,在國際上維護壟斷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治話術,是西方試圖將全世界納入其霸權體系的意識形態(tài)工具。盲目信仰所謂“普世價值”,盲目照抄照搬西方政治經濟制度,不僅不能讓非西方社會擺脫貧窮落后狀態(tài),反而會落入西方的話語陷阱和政治圈套,最終損害自身的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我們要擦亮眼睛,自覺抵制所謂“普世價值”的滲透,堅定“四個自信”,為新時代開創(chuàng)黨和國家事業(yè)新局面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作者單位系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2年11月17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212o0.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