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激發(fā)當代青少年的使命擔當

發(fā)布時間:2023-02-21 作者:鐘焦平 來源:中國教育報

■編輯部評論

2月19日,一則題為“合肥某知名教授講座中被學生轟下臺”的視頻和圖文網帖在多個網絡平臺上廣為流傳。據澎湃新聞報道,事發(fā)后,合肥市立即責成廬江縣成立調查組,對講座承辦方廬江某中學把關不嚴予以調查問責;涉事教師所在高校也回應稱,事發(fā)當晚就對其進行了停課處理。

一個面向中學生的講座,講座教師卻在言語和立場上失當,傳遞灰色價值觀,絕非小事。從網傳視頻中可見,一名中學生登上講臺后,從主講教師手中拿過話筒,義正詞嚴地反對其發(fā)表的觀點。該學生表示,我們學習是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名中學生的一席話,道出了學習的目的、讀書的意義,以及內心深處對自身使命的思考、對國家、民族的深刻認同。這也是當代中學生應有的思想境界與精神風貌,也為“青少年有夢想有擔當,乃國之幸也”作了生動的詮釋。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學習都不是僅僅為了錢,抑或基因的傳承。讀書改變命運,其實改變的也不全是個人的命運,還包括中華民族的命運。讀書是一個不斷發(fā)現自我、擴大自我精神空間與思想容量的過程,一個讓視野更加開闊、境界更加升華、心靈更加純潔的過程,同時也是全面提高自身能力以報效祖國、在服務國家與社會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當然,一些青少年在求學之路上可能會受不良社會風氣影響,有時也會陷入迷茫,迷失自我,喪失了前行的動力。因此,引導廣大青少年砥礪奮進,厚植家國情懷,激發(fā)使命擔當,形成正確、積極、科學的價值觀,茲事體大,為計深遠。

培育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是新時代極其重要的教育命題。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出臺政策、印發(fā)文件,運籌帷幄、積極推進,為學校更好落實立德樹人、鑄魂育人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路徑選擇。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幫助青少年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助力他們刻苦學習、努力奮斗,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國之棟梁。

要答好這一時代命題,尤其需要家校社合力,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無私奉獻的社會氛圍,涵養(yǎng)青少年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要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自覺,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以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同時,學校也要做好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深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改革,形成一體化育人格局。如果說青少年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期,那么思政課則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這一關鍵課上好了,青少年才會真正立下奉獻家國的鴻鵠之志,才會建立起對祖國和民族的精神認同,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心靈深處。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我們樂見這種情懷在當代青少年那里得以傳承,也期待更多的青少年不斷涵養(yǎng)愛黨愛國情懷,有理想、有抱負、有遠大志向,有勇氣、有信仰、有獨立思考,在現實生活中展現出當代學生應有的樣子,走出校園后綻放青春風采,勇于擔起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

《中國教育報》2023年02月21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212o0.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