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看見孩子內心對“好”的渴望

發(fā)布時間:2023-04-02 作者:林紫 來源:中國教育報

在安徽黃山的一所學校里,一個情緒激動的男孩站在宿舍5樓陽臺外想要跳樓。他在遺書中寫道:“我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機,對不起爸媽,你們去生一個更好的吧?!毙疫\的是,消防救援人員及時趕到,這個男孩的生命最終得以保全。

因為控制不住玩手機,所以覺得愧對父母,感到自責和自我厭棄,這分明是一個想要變得更好可又迷惘無助的孩子!只是,老師和家長能不能透過這次危機看見孩子內心對“好”的渴望呢?有沒有方法、力量和耐心幫助孩子擺脫心癮走出困境,成為他想成為的更好的自己呢?

我在當老師的時候,曾有一個信條:“我的學生都是好學生!”說他們都是好學生,不是因為他們符合其他人眼中“成績優(yōu)異、順從乖巧、名校精英”的標準,而是因為我看見每個孩子純凈的內心,在那里都曾有一顆想要向上、渴望開花的種子,正等待被“愛的教育”澆灌,能成長為更好的自己。只是在經年累月的成長歷程中,太多的評判、打擊、忽視和誘惑,一步步將其中一部分種子碾軋、破壞和扭曲,讓他們忘了自己也曾渴望被人喜愛、渴望被人看見、渴望做個“好孩子”——雖然他們心中的“好”常常與大人期望的“好”不一樣。

大人期望的“好”,在許多孩子看來,似乎永遠遙不可及。最初,他們可能會反抗,會試圖按自己的方式來定義;可大人的標準漸漸內化成了他們的自我評判,當發(fā)現(xiàn)自己無論怎么努力,也達不到父母和老師的期待時,崩潰就可能在一瞬間發(fā)生。

兼具母親和心理咨詢師雙重身份的我時常在想,如果能早點兒知道這些孩子的心事,早點兒告訴他們:“孩子,這世界上總會有人不來分析你、評判你、打擊你,只愿相信你、傾聽你、陪伴你、幫助你,允許你做自己……”讓他們看到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這樣是不是可以避免很多悲劇的發(fā)生。這也正是我寫《生命教育7堂課》這本書的初衷。

為人父母的我們,也需要問問自己,我們怎樣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自己的心是否有足夠的定力,是否可以成為孩子堅強的后盾。父母要做的,是相信孩子的生命力,相信他們內心都有向上的愿望,并用心陪伴用愛呼應,幫助他們建立內在安全感。有不少從小沒有從重要他人那里收獲肯定的孩子,即使有一天成為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他們也會永遠活在“我不夠好”“我不是父母想要的孩子”的陰影中,一生的努力常常只為了贏得父母的認可,為了讓父母看見他們的“好”,就已經使足了全身的力氣。

無論對孩子還是對自己,父母需要從沒完沒了的否定和懷疑中解脫出來。需要接納自己也接納孩子,需要在每個當下用心覺察。父母先處理好與自己的關系,才能處理好自己與孩子的關系,進而在關系中獲得成長與改進,也才能對孩子有真實有效的生命教育。父母作為家庭內部的“一線管理者”“文化建設者”和“組織健康第一責任人”,在充分做好自我管理的同時,還應擔負起心理健康宣傳、家庭文化建設、家庭發(fā)展規(guī)劃、家庭成員關懷、心理危機預警等職責。

生命教育不是將孩子鎖進大人編織好的知識牢籠里以求安全,而是大人放下身段,回歸到生命最初的樣子,與孩子一起向內探索,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相互陪伴,共歷冷暖,家庭成員一起活出真實的生命力。

(作者系上海市心理衛(wèi)生服務行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02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212o0.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