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旭哥”的《大學物理》課很“潮”

——記廣西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教師黎光旭

發(fā)布時間:2024-08-29 作者:周仕敏 劉美蕓 唐興 龍彥伶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用“大學物理就是1+1=2”凝練概括《大學物理》課程的靈魂,“潮”穿印制T恤傳課魂;線上線下齊發(fā)力,打造寶藏網(wǎng)絡課程,“潮”引流量構建學習社群;致力于高等教育教學方法研究,創(chuàng)新發(fā)展同伴命題教學法,“潮”領學生自覺內(nèi)驅(qū)學習,實現(xiàn)“潮”與“課”的無縫銜接。

廣西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教師黎光旭,從教19年,是同學們口中的“旭哥”,曾先后10次獲評廣西大學公共基礎課優(yōu)秀主講教師,5次獲評廣西大學我心目中的好老師。2021年,其負責的《大學物理》課程獲評自治區(qū)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

創(chuàng)新同伴命題教學法

2005年,黎光旭從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博士畢業(yè)后,便回到廣西大學任教。

《大學物理》是一門全校性的理工科公共基礎課程,每年有4000余名學生修讀,作為該課程負責人和主講教師,黎光旭的課深受同學們喜愛。

“為了能夠選到旭哥的課,選課前我們會早早做好‘攻略’,提前‘鎖定’他的課?!睂W生黃冬雨說。

自擔任授課老師以來,黎光旭始終站在學科前沿開展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方法。他將同伴教學法與命題教學法進行創(chuàng)新融合,改變課堂上教師單一輸出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出同伴命題教學法。

“他在老師、學生們中的口碑很好,教學課堂不僅有趣,質(zhì)量也很高。”同事梁宇彬?qū)韫庑裾f。

課堂上,他總會將知識點“掰碎揉細”教給學生,步步推導、解析,通過同伴互考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轉(zhuǎn)化輸出,在互相校正和反饋中完成知識的轉(zhuǎn)化。同時,通過學生自主命題、解題、講題的方式,讓學生們充分自主學習、主動思考,實現(xiàn)對知識的融會貫通。

“黎老師很幽默,親和力很強,很敬業(yè)、負責?!蓖羲挤餐瑢W道出了很多聽課學生的心聲,“我的物理其實不是很好,但是黎老師的課淺顯易懂、生動有趣,不自覺地就勾起我學習物理的興趣?!?/p>

多年來,黎光旭從多層面發(fā)力探索教育教學方法,編寫《大學物理》教材、建立大學物理教學資源網(wǎng)站、輔導員工作室課后輔導、課程資源上網(wǎng)……構建起了立體化大學物理課程系統(tǒng)。

建設沒有圍墻的學習社群

隨著網(wǎng)絡的主流化,“在視頻網(wǎng)站上大學”已經(jīng)成為廣大青年的普遍選擇,視頻、直播等也被賦予了學習的文化功能。不少學者教授紛紛將課堂搬到“云端”,受到許多青年朋友的追捧。

2017年,黎光旭在公眾號上發(fā)布了第一條物理學相關推送,正式開啟“云端”授課?!坝H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黎光旭,我們正式開啟《大學物理》課程的學習?!睌?shù)字化賦能教師發(fā)展,2020年他的《大學物理》課程正式在B站上線,不少學生也由此實現(xiàn)了“云蹭課”。

正如黎光旭的公眾號簡介所寫——“共同建設一個終身學習的社群”,他致力于為學生搭建學習成長平臺。在這個沒有圍墻的社群里,他是搭建者、分享者,引領著學生走進物理世界的大觀園。

“幽默又不失嚴謹,真正的好課程、好老師?!薄靶窀缰v得很好,重新愛上物理。”……翻開課程評論區(qū),滿屏都是對旭哥的敬愛與感激,熱愛教學的老師與一群熱愛學習的學生在“云端”實現(xiàn)了雙向奔赴。

構建科學性與人文性于一體的價值范式

在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中,黎光旭聚焦課程靈魂、課程思政內(nèi)驅(qū)力與師生關系,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之中,致力于構建科學性與人文性于一體的價值范式。

學校里,黎光旭常常穿著胸前印制著“大學物理就是1+1=2”的T恤。他把《大學物理》課程的靈魂歸結為“大學物理就是1+1=2”,“1”代表微元或獨立方程,相加表示求和或積分;“=”號代表守恒,是對物理學守恒思想的引喻;把等式從右往左看,就變成了2=1+1,表示化整為零的思想。這不僅是對科學規(guī)律的反映,更是大學物理解題方法論的凝練。

“黎老師能將思政教學自然而然地融入科學教育,這是很值得我們年輕老師學習的?!蓖卤R祖鉀分享道。

黎光旭說,“我認為師生是創(chuàng)新道路上并肩前行的共同體,好老師與好學生是相互成就的。”他提到教師本身要成長為最好的思政元素,不斷強化育人使命感,精準把握育人切入點,推動課程專業(yè)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互促共贏。

科學與人文恒久相伴,用人文精神照亮科學精彩。2020年黎光旭開通抖音賬號“黎光旭讀書成長”,向同學們推薦閱讀書目。他希望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在閱讀中去拓寬眼界,去感悟人生意義,去涵養(yǎng)文史素養(yǎng),將科學與人文融合?!?/p>

黎光旭說自己是一名播種人,心愿是“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棟梁之材”。這條播種之路,他走得堅定、走得純粹,未來將一直走下去……(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記者 周仕敏 通訊員 劉美蕓 唐興 龍彥伶)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212o0.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