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生物:細化知識體系 強化綜合運用

發(fā)布時間:2023-03-10 作者:李惠新 來源:中國教育報

■備戰(zhàn)“三?!?nbsp;迎接高考·學科指導

生物學有本學科豐富的知識體系,也有生物學特有的思想方法體系。通過一輪和二輪復習,大部分學生已初步梳理了各模塊知識,基本形成了高中生物學的知識框架和體系。但是前面兩輪復習可能還沒實現(xiàn)知識的全覆蓋,特別是一些低頻考點學生還掌握得不夠,形成一定知識漏洞;部分重難點知識點學生還沒完全消化和內化,對這些知識的遷移運用還不夠熟練。因此,需要在三輪復習中再次瞄準易錯目標、知識漏洞和重難點內容,制訂精細化復習計劃,進一步細化知識體系,強化知識的綜合運用,學會知識的橫向遷移,提升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最終提高三輪復習效率和質量。

查漏補缺,細化知識體系

高中生物學的新教材共有2個必修模塊和3個選擇性必修模塊,5個模塊中共需要學生掌握10個大概念、21個重要概念、120個次位概念。三輪復習階段,教師一方面需要根據(jù)歷次學科診斷,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梳理統(tǒng)計,形成各模塊的知識點漏洞清單。要讓學生對這些知識再次充分內化遷移,引導學生以10個大概念為核心,進一步將每個大概念相關的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系統(tǒng)化與條理化,細化以大概念為核心的知識框架圖。

另一方面,教師還要讓學生學會厘清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再次指導學生將重要的、相近有聯(lián)系的知識內容進行比較,多角度深層次理解重難點知識,做到綱舉目張,理順知識間的邏輯關系,從而能在具體情境中熟練運用生物學知識。為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輪復習階段還可以針對知識盲點進行補漏式訓練,全面夯實知識基礎。

重視概念,深化概念理解

生物學科的一些重要概念既是生物學知識體系建構的基石,是學生把握生物學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的基礎,也是生物學試題的命題材料之一,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三輪復習階段,我們既要引導學生對重要概念能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通過概念辨析、列表比較或是非判斷等方式充分理解相似概念,區(qū)別各概念的本質屬性,明確其相似性和差異性及其適用范圍,厘清概念間的關系,從而深化對重要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理解。另外還需要在具體的生活情境、生產(chǎn)實踐情境中運用相關概念進行解釋和分析,在具體的試題情境中運用和辨析,以文字、圖表等各種形式呈現(xiàn)重要概念,最終達到對概念的熟能生巧。

指導方法,重視答題規(guī)范

三輪復習還要加強一些重點題型的審題和解題方法指導。審題是解題的基礎,審題正確,條分縷析,所向披靡;審題失誤,南轅北轍,滿盤皆輸。在三輪復習的每次習題講評課中,一要強化學生認真審題的意識,指導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提高解題的準確性;二要指導學生掌握審題技巧,如先粗讀了解題干所述內容的大體輪廓,再逐字逐句細讀弄清題中的已知、未知、設問等相關條件,最后選讀排除題目中的干擾條件,挖掘出隱含條件,找出各相關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再確定選擇題的正確選項或組織非選擇題的答案。

三輪復習有必要再強化答題規(guī)范的指導,減少答題的非知識性錯誤,如學生在回答非選擇題時常出現(xiàn)答非所問、回答內容條理不清、專業(yè)術語用詞不當、專業(yè)術語出現(xiàn)錯別字、問題回答不全、專業(yè)符號出錯、非選擇題答題出界、整卷字跡不清等答題規(guī)范方面的問題,教師要通過加強答題規(guī)范的細節(jié)指導,減少每名學生的非知識性失分,解決好“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問題。

專題訓練,強化知識遷移

針對審題和解題能力的提升,三輪復習階段還可安排一定時間進行專題訓練,如針對審題能力的專題訓練,提高審題的準確性;安排讀圖讀表專項訓練,提升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進行讀題專題訓練,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進行解題方法的專題訓練,提高解題技能;進行規(guī)范表達訓練,提升遺傳圖解、實驗方案設計等書寫規(guī)范性;進行解題速度的專題訓練,如選擇題和非選擇題的限時訓練,提升解題速度等。通過不同形式的專項訓練,強化生物學知識的遷移應用,提高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總之,生物學科的三輪復習,不能簡單地以知識的“炒冷飯”式機械復習而匆匆完成,要充分體現(xiàn)復習的精細化、實戰(zhàn)化特點,提高復習效率,最終實現(xiàn)每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高中生物教研員)

《中國教育報》2023年03月10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212o0.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