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來華留學生講述——

我與中國的美麗邂逅

發(fā)布時間:2023-10-18 來源:中國教育報

為促進不同國家青年一代人文交流,增進外國留學生對中國發(fā)展變化深刻認知,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CSCSE)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為契機,舉辦第七屆“我與中國的美麗邂逅”來華留學生征文大賽。不少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留學生用流暢的中文講述生動鮮活的中國故事,分享自己對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鄉(xiāng)村振興、科技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變化和成就的見證、體驗和感想。本報選登部分征文,看看他們眼中的中國,聽聽他們在中國學習、生活、工作的經歷與感悟。

——編者

講好我看到的美麗中國

北京大學 周凱比[孟加拉國]

距我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已經過去整整13年了。那時的我就像離開大樹飄入蓮池的柳葉,懷著對“中國”這汪碧水的好奇和對自己未來學業(yè)的憧憬來到這里。

初到中國,我選擇了北京。這里是中國的首都,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從本科到博士,我都在這里度過。我認識了一群可愛的朋友,他們帶我探索這座城市、這個國家,也讓我領略到了中國獨具魅力的傳統(tǒng)文化。

京劇是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一種,已有200多年歷史。劇中角色呈現(xiàn)的是中國古代歷史和傳說中的英雄人物,有專門的音樂和道具配合演出。它通過對中國古代社會和人物的塑造,讓觀眾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

我剛到中國時,結識的新朋友就帶我去了“老北京”特色的胡同,四周的環(huán)境讓我不自覺地放慢腳步,四合院和彎曲的街道讓我遠離塵囂、內心平靜。胡同里的一磚一瓦都讓我著迷。

還記得在胡同中有一個專注剪紙的手藝人,我在這里體驗、學習了剪紙。手里捧著紅紅的紙片,沉甸甸的,我感受到了上面承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

在郊區(qū)小院,我認識了一位安于田間的書畫工作者和他的古樸院落。

書畫家每天隨日而起、伴星而歇,手中的毛筆記錄著平凡的田園美景,我也學著他的模樣拿起毛筆勾勾畫畫。雖然我的作品不成樣子,但我了解了筆墨紙硯。

在中國的這些年,我不僅被這些穿越千年的古老文化所折服,也為中國的飛速發(fā)展和先進科技而驚嘆。

從本科的首都醫(yī)科大學到攻讀博士學位的北京大學,這段時間讓我學習到了世界前沿的醫(yī)學知識與技術。碳離子治療技術給惡性腫瘤患者帶來生的希望,肝細胞移植給肝病患者的生活帶來更多可能,人工智能醫(yī)療輔助診斷讓診療方案的制定更快捷,看病過程更有效率。

近幾年,我時常組織中國學生和來自孟加拉國的同學,在一起交流彼此的文化、思想等,我和其他孟加拉國同學的漢語水平提高了,對中國的理解更深了。2021年、2022年,我作為孟加拉國賽區(qū)的一名評委參加了第20和21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漢語比賽,體會到了世界各地大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著迷與向往。

2020年,我參加了國際醫(yī)療援助行動。我在受援助的國家傳播先進醫(yī)療科技和理念,在幫助其他國家的同時,我也在盡最大努力傳遞中國聲音,讓世界飄滿荷香。

我要尋找更多機會,向世界講好我看到的美麗中國。

深深愛著所在的這片土地

浙江大學 傅芷瑩[馬來西亞]

在浙江大學,有這么一句師生皆耳熟能詳的名言,那就是“燦若星辰浙大人”。作為一名浙大留學生,我常在思考:應該怎么做才算得上“燦若星辰”?疑問一直留存在我的腦中。

今年年初,我來到了位于湖南張家界大山之中的古韻苗寨。在進入生活區(qū)前,解說員阿姐停留在寨子的布告欄處,為我們講述這些苗族人的故事。我們得知,此處本是深度貧困區(qū),但在近10年間,國家政策的支持加上當地居民的攻堅克難,“促其造血,保其本質”的發(fā)展策略促進了當地群眾的生存、發(fā)展,體系化地開拓他們的銀器鍛造與旅游事業(yè),從而實現(xiàn)了脫貧。

我們一路前行,走過寨子安靜的小路,只見年邁的老人與他的徒弟在火爐邊給銀器拉絲。像是對游客的到來已經習以為常,我們的注視并未讓他們產生片刻的停頓,手上的動作依舊干凈利落。寨子深處,還有更多身穿民族服裝、佩戴銀飾的老人在屋外兜售茶葉、葛根等特產。

我們步入一間狹窄的木制房屋,并與那里的阿婆聊起了天。為了提升生活水平,寨內的壯年男性多是在外務工,解說員阿姐的兄弟也是如此。阿婆家以茶葉買賣為生,茶葉種植地位于寨子不遠處的一座山頭。臨走前,我買了一枚鑲嵌了葉片狀設計的、在苗族象征著“一帆風順”的銀戒,帶著這群苗族人的祝福,帶著這份久久不能忘懷的回憶,我回到了杭州。

在為畢業(yè)論文初步收集資料時,我通過扶貧主題了解了黃文秀的故事。這位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生在畢業(yè)后毅然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她的家鄉(xiāng)廣西百色的一個小山村——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她的艱辛努力下,村子短短一年貧困發(fā)生率就降低了很多,村集體經濟項目收益也大大提升。這樣堅毅的她,在不幸降臨前仍心系村子安危,將使命踐行至生命的盡頭。這樣令人動容的事跡,讓作為留學生的我開始尋找,自己為這座城市、這片土地做些什么。

就這樣,我報名參與亞運會志愿者項目、撰寫關于苗寨的傳承故事并上傳到個人社交媒體主頁、留心觀察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并隨時準備伸出援手,還考慮將貧困地區(qū)金融發(fā)展作為畢業(yè)論文的研究主題。我時時鞭策自己,作為一名大學生,應時刻牢記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與義務。在學習中,要秉持“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的心態(tài),在宏大敘事之前,首先關注力所能及的微小事物本身。

由此,困擾我數年的問題終于得出了切實的答案:作為大學生,除了要向上攀登,更要向下扎根,既要砥礪前行并以所學惠及大眾,亦要深深愛著所在的土地與此處的人們。這便是我留學中國所產生的思考,是我除專業(yè)知識以外所交出的學習答卷,更是我通往“燦若星辰”的道路。

舞在中國,我的尋美之路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艾潔[土庫曼斯坦]

剛到中國時,我是一個不善表達、不太自信的人,但在中國的一堂課徹底改變了我。

記得那是2020年冬天,老師專門安排了一堂中國舞蹈文化實踐課。課堂上,老師向我們展示中國古代舞蹈,只見她舞姿飄逸、動作柔美,“美人舞如蓮花旋,世人有眼應未見”,曼妙的身姿令我驚嘆又陶醉,至今仍印象深刻。

我被老師所展示的千年畫卷中那些翩翩起舞的女性形象所震撼,真不敢相信1000多年前的中國女性竟是如此的時尚自信。她們含蓄、不鋒芒畢露,溫和且堅韌不拔,這激起同為女性的我對唐代文化的興趣與向往,萌生了學習中國舞蹈的想法。

老師似乎發(fā)現(xiàn)了我的“小秘密”。她精心為我們編排舞蹈,鼓勵我們學習唐代樂舞《宴清都》。我每天第一個到舞蹈教室練習動作,雖然我的身體僵硬,協(xié)調性也不好,但老師仍不厭其煩地幫我調整動作。為了讓我們跳出神韻,老師們還帶我們去陜西歷史博物館參觀,幫助我們了解舞蹈背后的文化和歷史。我還被選為隊長,幫助每個隊員練習舞蹈,規(guī)范動作。

2021年6月的一個晚上,是我們正式在大唐不夜城表演的日子,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在成百上千的中國觀眾的注視下,我鼓起勇氣,帶領留學生隊員順利完成了舞蹈表演。當場下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時,我們激動地留下眼淚,內心的驕傲與成就感油然而生。沒想到身為外國人的我也能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者,在舞臺上展現(xiàn)自己的美,展示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這次的堅持也更加堅定了我學好漢語的決心,加深了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漢語老師曾經在課堂上講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最初我還不太明白老師說的“美”是什么,我如何能感受到“美”,我的“美”又是什么樣的。通過對中國舞蹈文化的了解與親身體驗,我意識到:中國文化,向美而生。

舞蹈傳遞著人們對美的向往,是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延伸。在《只此青綠》中,我看到中國人對自然之美的向往;在《唐宮夜宴》中,我感受到對盛世大唐的人和之美的向往;在《滿庭芳·國色》中,我領悟到中國色彩美學的背后,是對“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和諧共生的向往。中國舞蹈,無論是服裝、動作、神態(tài)還是音樂,無一不展現(xiàn)著“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獨特魅力,也讓我感受到中國美學和文化的深刻內涵。“舞以盡意”,即使是中國舞蹈中最常見、最簡單的畫圓動作,也體現(xiàn)出中國人對和諧圓滿的向往。

今年,我?guī)ьI留學生舞蹈隊,代表學校表演了唐代的宮廷樂舞《霓裳羽衣舞》。通過努力,我還成為陜西歷史博物館的一名講解員,為留學生講解中國的文物和歷史故事,傳播中國文化。

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行動,和全世界的青年攜起手來,做文化交流與傳播的使者,助推民心相通,實現(xiàn)“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通向希望的十年

哈爾濱工程大學 陳佩瑜[泰國]

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好比是一個人的成長,新中國成立至今已有74年,若是人生,那相當于一個老爺爺了。但在我的印象里,當今的中國并不是步履沉重的老爺爺,而是風華正茂的“新時代、新青年”。

作為地球村中的一員,同時也是中國近鄰的泰國,自從“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就有了一步步的改變,比如更多來自中國的大企業(yè)帶著高精尖的先進科技和資金為泰國經濟注入了新鮮活力;更多科研機構拔地而起,讓莘莘學子有了明確的努力方向;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和貿易共通,讓普通人也有了發(fā)展空間和致富途徑。

從2015年我就有了去中國留學的夢想。在追夢的路上我見到不少人,也交了不少的朋友。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架起了中國通往世界的更多橋梁,更讓世界以便捷的方式走近中國,探索它的神奇,發(fā)現(xiàn)它的偉大。2019年,我終于夢想成真,通過申請獎學金,榮幸地成為哈爾濱工程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留學生。在中國的幾年時間里,我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感受著中國發(fā)展帶給人們的便利與舒適,同時也摸索著這個古老文明融進現(xiàn)代化的脈絡,感慨華夏文明的神奇與博大。

首先來說曲藝表演藝術。中國曲藝表演并不是老年人專屬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包括外國人都被曲藝表演所吸引,我也可以大聲地說我是“德云女孩”。通過觀看德云社相聲演員的表演,我的漢語有了很大進步,我不僅接觸了相聲,還知道了京劇、京韻大鼓等傳統(tǒng)表演。現(xiàn)在的很多流行音樂里面加入了京劇元素(戲腔),如《赤伶》等歌曲,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宣傳方法,使更多人認識了京劇。

還有傳統(tǒng)服裝、傳統(tǒng)建筑?,F(xiàn)在很多平臺上有變裝、拍古裝寫真等內容的視頻,在街上看到有人穿傳統(tǒng)服裝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我希望泰國也會是這樣。古裝端莊清雅的韻味,如果完全被現(xiàn)代裝束取代,豈不是少了對傳統(tǒng)服飾美的傳承?在大三的第一個學期,我學過一篇文章叫《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的作品,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對胡同的留戀與不舍。

這些就是我親身體會到的幾個方面。我之所以說中國現(xiàn)在是“新時代、新青年”,是因為我也是青年,我想向中國學習,打開新思想,不停地努力,不停地發(fā)展自己,勇敢地走向更美好的遠方。

今年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感恩這項決策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感念站在這個路口回望時,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讓自己無悔?!耙粠б宦贰钡氖?,是通向希望的十年,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加和諧、更加繁榮的十年。我們寄希望于未來更多的十年,將現(xiàn)代文明和傳統(tǒng)思想進一步發(fā)揚光大,使之歷久彌新。讓我們一起翹首以待吧!

在中國長城牽手情定終身

長江大學 吉詠華[哥倫比亞]

我來自遙遠的南美洲,可是我要告訴你們,我和我的未婚夫——同樣來自哥倫比亞的吉森勇,是在中國長城牽手情定終身的。

這樣浪漫的、仿佛在夢中的情節(jié)就發(fā)生在我們身上。12歲的少女在電影中看到北京,看到如巨龍般蜿蜒的長城,可她壓根兒也沒有想到,若干年后兩個心心相印的年輕人會跨越山海,奔赴地球的另一端——中國。

我們的故事要從幾年前說起,那時我們在哥倫比亞已經相識。2019年的一天,他很嚴肅地看著我,說他要去中國長江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我知道他的理想是當一名植物遺傳育種科學家,而他想拜師的中國教授就在那所大學。這無疑是一次遠距離的分離冒險。“知道嗎,中國有最好的農學專家,我一定要去。”他的眼里閃著光。

去中國后,我們相隔萬里,13個小時的時差,可他每天都會和我分享所見所聞,我們在電話中討論中國和哥倫比亞不同的語言、食物、交通;他說在長江大學實驗室受到熱情歡迎,他正式參與到導師科研團隊,他開始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fā)表一篇篇論文……思念越來越強烈,戀愛中的我們越來越認定對方就是自己尋找的伴侶。

終于,他溫柔又堅定地告訴我“親愛的,來中國吧,我們要在一起”。“好,我答應你?!睈鄣谋戆讻]有猶豫和遲疑,愛人的話讓我心動,而中國則讓我和家人心安。

愛給了彼此信心和底氣,和所有的情侶一樣,克服種種困難,為熱愛而奔赴就是最大的真誠勇敢。2022年9月,我終于來到他的身邊,在同一所大學攻讀化學專業(yè)研究生。于是,我們有了溫馨的小家,更有了大家的祝福。

我們取了“吉”作為我們中文名共同的姓氏,查了字典,問了老師,都說“吉”寓意好,是吉利、美滿。長江大學見證著我們的愛情,現(xiàn)在我們每天一起學習、生活,在各自的實驗室埋頭鉆研,互相幫助。前不久,他在學校研究生論壇上發(fā)表《袁隆平在解決糧食危機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和貢獻》的學術演講,我就在觀眾席上聽,為他加油鼓掌。這個曾經稚嫩的青年,在學校跟隨中國教授刻苦學習,已經有了一點兒年輕科學家的模樣??臻e的時候,我們在古城漫步,在廣場起舞,在長江邊相擁。他給我拍了很多照片,說要等我們老了以后,回憶起這段不可思議的戀愛仍然滿臉甜蜜。

這是我們和中國邂逅的故事,也許它只是眾多溫暖故事中的一朵浪花,可是對于我們,在中國做出攜手一生相依相伴的決定,是穿越千山萬水的深情和浪漫。愛情在中國綻放,給予我們最大的力量,也成就最好的我們。

引吭高歌把您唱給世界聽

貴州醫(yī)科大學 萊巴[巴基斯坦]

2019年,我開啟了在中國留學生活的序章。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走遍您的每個角落,了解您的每個方面,一晃4年過去。

在中國,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民安居樂業(yè)、國家繁榮富強,文化、教育等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也體驗到了美好、寧靜、安全又舒適的生活。我無數次地感慨,當初選擇來中國留學,我是多么幸運??!我想引吭高歌,用深刻感人的詞、定歡快激昂的調、譜優(yōu)美動聽的曲,把您唱給世界聽。

唱田園交響曲,感受鄉(xiāng)村振興之美。我喜歡體驗新事物,游覽各地,感受不同的人文氣息和地域文化。我去過衡陽、長沙、廣州、昆明等許多地方,每個地方都各具特色。但我對貴州的感情尤為特殊,這是我生活了3年多的省份,貴陽猶如我在中國的故鄉(xiāng)。

如果您想感受中國的鄉(xiāng)村振興之美,貴州的農村絕對算得上是一張亮麗的名片。我到貴州的村莊做客,花茂村、好花紅村、怎雷村等,無一不讓我感受到中國鄉(xiāng)村的活力和魅力。當我呼吸著新鮮空氣,走在田間小路或干凈整潔的村道上,看到整齊的房子和便捷的生活設施,看到臉上掛滿笑容的村民,我內心的安定幸福感油然而生。

唱合作共贏曲,沐浴“一帶一路”春風。今年6月,我有幸參加了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組織的“邂逅中國鄉(xiāng)村·美麗貴州行”來華留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老師帶領我們40名留學生參觀了素有“世界橋梁博物館”之稱的貴州省內的壩陵河大橋和平塘大橋,它們橫跨深溝峽谷、氣勢恢宏;參觀了“中國天眼”。

中國的基建成績斐然、科技日新月異,令人稱贊不絕。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中國“兼濟天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向世界分享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眾多沿線國家沐浴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春風,在基礎建設、經濟發(fā)展、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許多成績。中巴經濟走廊讓巴基斯坦人民受益,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的機會多了,人們的生計得以有效改善。

唱和平發(fā)展曲,感悟“人類命運與共”理念。在漢語課堂上,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從漢字書寫中了解到了中庸、大同與和諧的思想,也更好地理解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作為世界青年的我們,應當讓“求同存異、開放包容、文明互鑒”的思想在世界舞臺上大放光彩。同時,我也希望自己在不久的將來,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帶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為推動國際醫(yī)療合作及構建全球公共衛(wèi)生和健康事業(yè)共同體作出貢獻。

這是一個承載著悠久歷史與璀璨文明的國度,有著熱情友善的人民,如詩如畫的景色,便利的基礎設施,發(fā)達的現(xiàn)代科技,令人震撼的發(fā)展速度和開放包容、多元共生、和平共進的發(fā)展格局。今后的時光,我想要續(xù)寫我與您的故事,把它們創(chuàng)作成朗朗上口的歌曲,唱給我的親朋好友聽,唱給巴基斯坦人民聽,唱給世界人民聽!

《中國教育報》2023年10月18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212o0.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