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體報道的“準大一賬單”,受到人們的關注和討論。網友曬出的消費明細,包含置辦電子產品、考駕照、旅游、購物等各項支出,累計起來是筆不菲的開銷。盡管現實中“準大學生”家庭條件各異、實際花費不同,但還是激起一些為此“犯難”的家長共鳴。
客觀來說,“準大一賬單”中的一些支出,體現著家庭對孩子大學生活的合理規(guī)劃。以考駕照為例,既有孩子未來駕車出行的實際需求,也有充分利用假期、抓緊通過考試的時間考慮。至于手機,是孩子假期出行、聯絡朋友、獲取信息不可缺少的工具。
輿論熱議“準大一賬單”,更多在于擔心學生被某些高價賬單“蒙”住雙眼,不切實際地從眾攀比,父母則被“綁架”,被迫“卷”入燒錢大軍。其實,生活中不同經濟狀況的家庭,往往會從各自實際出發(fā),可持續(xù)地規(guī)劃教育投入。對普通家庭家長來說,不妨抱持理性務實的教育理念。要看到那些價格不菲的“準大一賬單”,并非孩子假期和大學生活規(guī)劃的唯一模板,通往大學精彩生活的道路,也并非只有攀比這一條。
“準大一賬單”折射出學生對學習生活、個人成長的想法,而學生各項支出的安排是否理性、恰當,也是其消費觀念、理財能力的體現。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財商,讓孩子知道如何正當獲取財富、量入為出計劃支出,而非一味向父母無度索取、大手大腳“買買買”。隨著孩子成年,也是時候讓他們了解父母的“負重前行”、學會理性消費減輕家庭負擔了。
財商教育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即便經濟狀況良好的家庭,也不妨讓孩子多了解財富創(chuàng)造、積累的歷程。如果很多東西得之太易,恐怕既不會珍惜,也容易給孩子金錢觀、價值觀帶來誤導。
“準大學生”正處于從未成年跨向成年的分水嶺,這不僅是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身份轉變,更意味著要逐漸培養(yǎng)自身的自主獨立意識、理財能力。別人的“準大一賬單”,并不一定要照單全收,并非所有的消費都是自己的必選項。
沒有人規(guī)定過“準大一賬單”的劇本或套路,用心觀察,就會發(fā)現身邊有些“準大一”學生利用假期兼職、打工,在開學后發(fā)揮個人特長勤工儉學,替父母卸下些生活的重擔,也用勞動為自己賺取求學的生活費,因為他們對支出有預算,對消費有優(yōu)先級的排序。
“假期該怎么過?”這個問題,恐怕也不只有旅游、研學等這些答案,參加實習、社會實踐、支教等,同樣讓人有“行萬里路”的充實收獲。當不再汲汲于通過消費和攀比尋找生活的意義,就會發(fā)現自己對欲望與金錢有穩(wěn)穩(wěn)的掌控感,看到生活敞開的各種可能性。
(作者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助理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4年08月13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212o0.cn All Rights Reserved.